发布日期:2025-10-08 05:23 点击次数:67
本文1542字 阅读3分钟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
68岁的刘阿姨最近有点烦:眼睛干涩、发红,看东西总像蒙了一层雾。女儿劝她多吃蓝莓,说能“护眼明目”。她听话地连吃了一个月,结果并没太大改善。反倒是一次偶然的体检后,医生的一句话点醒了她:“你缺的不是花青素,而是维生素A!蓝莓护眼确实好,但对你这种‘肝血不足’型的干眼,更应该从‘补肝养脾’入手。”
接着,医生推荐了一种被很多人忽视的水果——枇杷。是的,不是蓝莓,不是胡萝卜,而是这个初夏常见却被低估的黄金果,才是真正适合中老年人养肝护眼的“明目之选”。
枇杷,才是护眼“顶流”?医生说出真相
枇杷味甘、性凉,自古被视为润肺止咳、清肝明目的佳果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枇杷,润肺止渴,和胃降逆。”中医认为,“肝开窍于目”,肝血足,眼睛才有“油水”。
现代医学也有佐证。根据眼科中心发布的研究,维生素A缺乏是导致干眼、夜盲等问题的常见原因。而枇杷中所含的β-胡萝卜素,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,对维持视网膜功能非常关键。
不仅如此,枇杷还富含:
维生素C:抗氧化、延缓眼部细胞老化;
膳食纤维:助消化,减轻肝脏代谢负担;
果胶:帮助调节血糖、降脂,保护微血管。
相比蓝莓强调抗氧化,枇杷更偏重于“内调”,尤其适合肝火旺盛、用眼过度的中老年人群。
吃枇杷,眼睛好,肝脾也跟着受益
很多人只知道枇杷润肺,却不知道它对肝、脾、胃也有不错的调理作用。
养肝明目
中医讲“肝主疏泄”,当情绪压抑、饮食不节时,肝气郁结,容易表现为眼睛干涩、视物模糊、情绪烦躁。枇杷入肝经,可助于疏肝解郁、养血明目。
健脾养胃
枇杷含有天然果酸,能刺激胃液分泌、促进食欲。同时富含水溶性纤维,有助于缓解便秘、改善肠道菌群,尤其适合年纪大、胃口差的人群。
润肺止咳
这是枇杷最广为人知的功效。枇杷叶曾被广泛用于中成药,如“枇杷露”、“川贝枇杷膏”,对干咳、咽干有不错的辅助作用。
吃枇杷也有讲究,别吃错了反伤身
虽说枇杷好,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大量吃。医生提醒,吃枇杷要注意这3点:
第一,空腹不宜多吃。
枇杷属于低酸水果,但含糖量较高,空腹食用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,引起胃痛、泛酸。
第二,慎吃枇杷核。
枇杷核含有微量氢氰酸,误食过多可能引起中毒反应。尤其是儿童,应避免啃食果核。
第三,糖尿病人要适量。
枇杷虽然升糖指数不高,但含糖量不低(约每100克含糖9克),控糖人群摄入需控制在每日1小碗以内。
枇杷虽好,护眼还得靠“内外兼修”
如果你以为光吃枇杷就能“吃出亮眼”,那可就太简单了。医生提醒:护眼是个系统工程,除了吃,还有这三件事必须一起做:
规律作息,减少熬夜
长期熬夜会让肝脏疲劳,进而影响眼部供血,导致干涩、视力下降。晚上11点前入睡是对眼睛最好的保护。
减少屏幕伤害
长时间盯手机、电脑,会造成眼部肌肉疲劳。建议每用眼40分钟,闭眼或看远处至少5分钟。
定期检查眼底健康
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,建议每年进行1次眼底检查,早发现黄斑变性、青光眼等慢性眼病。
写在最后
枇杷不是“网红水果”,但它是真正适合中老年人调养眼睛的“内调型果王”。它不像蓝莓那样标榜抗氧化,却能通过养肝、明目、健脾、润肺多管齐下,从内而外滋养你的眼睛。
越吃眼睛越亮,不靠噱头,只靠实打实的营养价值。当然,吃得对、睡得好、看得少,才是长期护眼的核心。别等到视力模糊、眼红流泪了,才想起“枇杷这口甜”。
参考资料:
[1]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. 《干眼诊疗指南(2020年版)》
[2]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. 《中药大辞典》
[3]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. 《维生素A缺乏与眼部疾病关系研究》
[4] 中国营养学会. 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
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!有你在,我们会更好!